顧客進店之后的3分鐘之內,導購如果不能同顧客之間建立基礎關系,也就是顧客不愿意聽導購的介紹,那么,接下來的產品介紹將是事倍功半,甚至招來顧客的煩感。


顧客的這些行為我們并不陌生:


A、我隨便看看……

B、轉悠一圈就走掉

C、一言不發,面無表情


那么:


1、為什么顧客不愿意聽導購的介紹?

2、為什么不管導購怎樣努力都無濟于事?

3、為什么顧客只是逛了一圈?

4、為什么顧客總是應付我們只是隨便看看?


答案是:顧客同導購之間存在一種金錢利益關系,這種關系導致了顧客對導購的不信任,這就有了一層冰帶,它的存在是障礙,更是冷漠!


作為導購,我們要想讓顧客留下來,并且能夠愿意聽我們的講解,愿意同我們溝通,就必須進行:破除冰帶,即如何融化這層冰帶。



按照賣場慣例:顧客一進店就立即接待,接待的第一句話通常有這4種:


A、“先生,需要我幫忙嗎?”

B、“先生,請問你需要什么樣的產品?”

C、“先生,請問你需要什么價位的產品?”

D、“先生,你先隨便看看,有需要隨時喊我!”


面對如此的問訪,顧客會如何回答?答案往往是“我先隨便看看”或者裝作沒有聽到。這樣導購和顧客之間便會產生一層溝通“冰帶”,接下來再去上前介紹,就會顯得很生硬甚至尷尬。


其實顧客進店時都有一定的目的性,在他們還沒有找到目標之前,或者沒有發現讓自己稍有興趣的產品之前,導購就提前介入顧客的思考范圍——甚至是喋喋不休的介紹產品,往往會受到顧客當下心理的排斥……


所以,導購接待顧客的時機不能過早,那樣會招來拒絕;但也不能太晚,這樣也會讓人感覺怠慢,服務不周到。導購需要學會用余光去觀察,觀察合適的時機。



一般情況下,進店的顧客分為兩類:


一類是主動型顧客,一進店就急迫的尋找目標,或者直接問導購有沒有自己需要的產品(主動型顧客相對來說較好接待);


第二類是沉默型顧客,進店不說話,有些斯文,整體節奏較慢。


第二類是讓大家最頭疼的,對沉默型顧客一定要給顧客一定的選擇空間,包括時間空間和物理空間。


在迎賓之后,導購應該給顧客10-20秒的獨立瀏覽時間,而這段時間就是導購的尋機階段。


但是切記:

第一,要與顧客保持一定的距離,不要緊跟;

第二,千萬不要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;

第三,不要給顧客太大的壓力。


文章內容及圖片均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



A级网站